顯示:

最新消息

新聞稿

企業界愛心 不落人後

轉載自[工商時報/劉家熙]
 
    行政院院長陳?積極推動「富民」經濟,與此相輝映的是,愈來愈多事業經營有成的企業主,展現另一種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「為富」之道,紛紛慷慨解囊投入公益慈善事業,盡管各自投入的方式與對象有所不同,但愈來愈多的人響應,就愈幫台灣、全民加油!
 
     國內企業大老因發跡不同,投身社會公益的方向、動機也大不相同,杜俊元、郭台銘、尹衍樑及林敏雄都時值「50而知天命、60耳順」之餘,決定捐出大部份財產,回饋社會。杜俊元選擇捐贈慈濟,創下了當時「台灣第一大善人」美譽;至於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則對靈糧堂情有獨鍾,外傳位於大直、佔地1,763坪正在興建的台北市最貴教堂,王雪紅家族出錢出力。
 
     至於郭台銘成立的永齡基金會,鎖定慈善教育及醫療兩大項目,除了扶幼及慈善外,另外源自其弟弟郭台成血癌過世的因素,成立以健康為主題成立「健康基金會」,以抗癌為肚,目前斥資百億,並與台大攜手設立癌症醫院。
 
     尹衍樑則計劃將所有財產捐至育幼院給孤苦無依的幼童,全聯基金會則鎖定慈善救濟為主。
 
     至於張榮發基金會則以淨化人心為出發點,發行道德月刊及投入教育、慈善事業,動用的資金最大,目前基金會可動用現金達130億元,全數為張榮發自己捐贈,為國內少數有實力的基金會。
 
     企業家決定資產捐作公益不留子孫,從過去「賺錢」的思維,跳升至「用錢」格局,從物質層面轉換到精神層面,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施與受的轉變。隨企業主的眼光及格局的銳變,無疑也代表台灣企業有機會從量能提升,轉向從質的提升做一大變格。
 
     反觀部份集團子孫為了爭產而屢興訴訟的案例頻傳,對照於企業主一生打拼,實在不勝唏噓。如同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所提,金錢不是「留」,而是「捨」,能夠救到人,幫助到人,利益眾生,非個人獨享獨有,才是企業最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