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:

最新消息

新聞稿

岡山小作所職場體驗 助身心障礙者提升就業力

活動開始前大合照

其他圖片
轉載自[台灣教會公報╱林婉婷]

平安基金會承辦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(岡山小作所)攜手全聯福利中心,在3月21日下午於全聯大仁北店舉辦職場體驗與面試活動。這是小作所學員們首次實際走進超市感受職場氛圍並接觸相關職務,盼望幫助主要從事清潔、代工的學員們學習不同以往的工作模式,增強其社會適應力,促進社會融合。

本次活動共有20位服務使用者參與,分組進行收銀、商品排面整理與搬運、生鮮包裝、商品效期檢查、指定商品撿貨等工作;隨後是分組面試,透過實際填寫履歷和問答,引導學員們思考自己的特質,以及是否已預備好步入職場。事實上,除了這次體驗合作,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過去三年來捐贈逾新台幣70萬元予平安基金會經管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,用以提供服務使用者家庭生活用品、營養品與食品,以實際支持減輕其經濟負擔。

岡山小作所近年積極推動職能訓練,曾帶領服務使用者至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參與烘焙課,目前每月安排一次烹飪課,期望培養學員自立生活。此外小作所也有清潔、洗車訓練,教保員會與學員們討論工作品質與態度,幫助他們提升能力。

岡山障福中心副主任許雅惠受訪時分享,小作所的訓練主要在於工作態度、技能的養成,確保學員們建立一定服務品質,包含準時上班、請假提前報備、衛生合乎標準、遵循職場規範、分工完成任務等等。她認為,身心障礙者就業最首要也最重要的,是學員本身的主動性,學員們是否對就業積極,有目標、有意願。而透過職場體驗,有助於他們更具體理解何謂職場生活。

對於確定願意步入職場者,小作所會連結政府的職業評估服務,輔導學員進入職場。而初入職場的適應期,學員還是會回到小作所,另安排社工定期訪視,確認學員在職場上有何需要。哪怕最終學員沒有留在職場、重新回到小作所,這對他們而言仍然是一段很重要的生命經驗。

雖然有資源、有制度,甚至法令也規定要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,但身心障礙者步入職場仍有不少挑戰,尤其對心智障礙者、精神障礙者更是如此。許雅惠認為有兩個面向的原因,第一是障礙者與家屬是否預備好進入職場;尤其部分家屬可能會擔心障礙者在與同事、客戶接觸時遭到欺騙、欺負。

第二是社會環境是否預備接納障礙者服務;障礙者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職場,在缺乏支持的環境下受挫折容易折損他們的信心。事實上,岡山小作所與同樣為平安基金會承辦的路竹小作所,少數學員曾在洗車場、便當店、螺絲工廠等短暫工作,但可能因為動作較慢,或與同事、客戶溝通不順而遇挫,最終返回小作所。

為了幫助學員適應職場,近年來岡山障福中心與小作所積極推動「自我倡議」,鼓勵障礙者表達自己的需求,不但促使職場人際關係更融洽,也能真正學習到如何正確完成被指派的任務。關於如何建立友善職場,許雅惠建議從態度開始,真正接納障礙者們,給予他們更多關注,提供支持性引導,例如講解工作流程時放慢語速等。她點出,當障礙者能夠進入職場,就更能夠融入社會、在社區自立。